一文读懂社区矫正

fxpk5个月前未分类95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刑事执行活动。我国的社区矫正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减少监狱羁押,避免交叉感染,节约行刑成本,是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表现。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他们按照以下流程到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报到,接受社区矫正。
一、接收:按照法律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司法局报到。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原则,确定执行地。司法局要及时核对法律文书、核实社区矫正对象身份,填写社区矫正对象基本信息表等表格、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对其手机进行跟踪定位、督促其及时下载“XXX app”,进行首次谈话,告知其应当遵守的规定。
二、报到:社区矫正对象在司法局报到后,要及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报到。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对象报到后,要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成立矫正小组。矫正小组成员不少于三人,可以由受委托的司法所、村(居)民委员会的人员、社区民警、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成员等组成。司法所要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小组成员责任书》,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司法所根据裁判内容和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心理特点、犯罪原因、类型、悔罪表现等情况,为社区矫正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
三、入矫宣告: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通知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家庭成员、村(居)民委员会人员等按时到场参与入矫宣告。入矫宣告主要内容:一是宣读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宣布社区矫正期限;三是宣告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的规定、被剥夺或者限制行使的权利、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四是宣读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权利;五是宣布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四、日常管理:入矫宣告后,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有不同的矫正方案和管理制度。按照规定,入矫报到之日起第一个月为严管期,严管期满后,应当根据裁判内容和犯罪类型、矫正阶段、再犯罪风险以及日常考核管理等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综合评估,重新确定管理等级,实施分类管理。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等级分为严管和普管。两个等级的管理处遇是不同的。
1、严管处遇:接受信息化核查,按照要求报告自己活动情况,每日不少于一次;每半月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受委托的司法所报到不少于一次,每月书面报告思想和活动情况不少于一次;每月接受实地查访不少于一次;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或公益活动不少于两次。
2、普管处遇:接受信息化核查,按照要求报告自己活动情况,每两日不少于一次;每月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受委托的司法所报到一次,每月书面报告思想和活动情况一次;每季度接受实地查访不少于一次;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或公益活动不少于一次。
五、期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限届满,社区矫正机构依法为其办理解除矫正手续,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受委托的司法所可以组织解除矫正宣告。宣告内容:(一)宣读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鉴定意见;(二)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三)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社区矫正对象为未成年人的,宣告不公开进行。


相关文章

郑陆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

郑陆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

1以案释法,夯实法纪之责集中教育课堂上,律师首先通过以案释法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担保,人身损害赔偿等知识,告诫社区矫正对象坚守学法、用法、守法职责,要自觉学习法律法规,提升法律素养,做...

喀喇沁旗司法局联合赤峰监狱开展社区矫正对象入监警示教育

 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遵规守法意识、服刑意识、身份意识,彰显社区矫正刑事执行的权威,有效预防和减少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12月24日,喀喇沁旗司法局组织13名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到赤峰监...

街口司法所“四个严格”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

街口司法所“四个严格”规范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外出请假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去向清、情况明,杜绝脱管、漏管、重新犯罪等行为发生,街口司法所抓“四个严格”,做实做细,规范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管理,确保安全稳定。一是抓好严格...

社区矫正是什么?什么是社区矫正?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社区矫正法》,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社区矫正法》是我国社区矫正领域首部专门性法律,为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

社区矫正没有担保人怎么办?缓刑没有担保人怎么办?

1.与司法所沟通,说明情况,。2.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亲属或朋友,扩大可担保人范围。3.书面保证书,主动提交书面承诺,保证严格遵守矫正规定,配合监管。4.增加监管措施,如佩戴电子定位装置等。5.联系社区...

节前“敲警钟” 筑牢社区矫正安全屏障

  为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在春节期间发生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的情况,切实筑牢社区矫正对象思想防线,近日,新野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局组织辖区全体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节前风险研判分析会、开展集体...